求是网评论员:为什么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 求是网

求是网评论员:为什么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来源:求是网 作者:求是网评论员 2025-07-19 10:09:47

  制度型开放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相比,制度型开放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开放为主,具有全面、系统、稳定特征,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作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作出战略部署,揭示了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制度型开放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应对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主动作为。当前,国际经贸规则正进行新一轮重塑。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为代表的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不仅对市场开放水平要求更高,而且将议题范围由“边境上”措施(即关税、非关税壁垒等与市场准入相关的措施)延伸至“边境后”措施(即竞争政策、监管体系等国内规制措施),更多纳入数据流动、国有企业、环境、劳工、反腐败等新规则议题。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我国开放水平还有差距,特别是“边境后”开放有待深化,这就要求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部署,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用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试点经验,做好复制推广工作,在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参与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战略路径。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现在,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自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以来最大的一轮重构”,深刻揭示了全球贸易体系的格局性变化。近年来,这一格局性变化加速演进。一方面,在发达经济体贸易走弱的背景下,全球南方日益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发达经济体推动的超大型自由贸易协定在国际经贸规则重塑中占据优势地位。这反映了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基于此,总书记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重塑中的引领能力和议题设置推广能力。要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全面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和国际经贸规则调整,努力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有力支撑。近期,继“China Travel(中国游)”火爆外网后,“China Shopping(中国购)”又成为海外社交媒体热议的话题,其背后是中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今年6月,我国单方面免签政策覆盖的国家已扩展至47个,体现了多措并举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的坚实步伐。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是我国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主动、国际竞争主动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跨境配置资源的能力,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编辑:吴晓迪 孙洋洋 杨毓康)

网站编辑 - 张盼 刘小畅 审核 - 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