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 求是网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代玉启 2025-10-28 12:17: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要创造充裕的物质财富,更要构筑丰富的精神世界,其最终落脚点是促进人的能力提升、价值实现与自由全面发展。

  共同富裕以丰裕的物质基础为前提,而物质发展的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置于“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前位,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须循序渐进。补齐民生短板、提高发展标准,使物质基础坚实雄厚、民生根基稳固牢靠,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才能一步步变为现实。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夯实基本民生保障体系,才能确保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落一人,切实提升民生发展水准。若要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充分地惠及全体人民,须持续加大在基本民生关键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例如,安徽省面对养老服务短缺问题,通过社区嵌入式、农村养老和老年助餐等形式建设互助养老点、配备专业护理员,既补上了服务缺口,又让留守老人实现“家门口养老”。“皖美养老”品牌也成为这场实践的生动注脚,使民生发展成果真正暖到群众心坎上。

  高质量发展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追求美好生活的发展。这是在守牢底线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层次的整体跃升、发展成果的更优共享。“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立足更高标准,旨在构建可持续的民生建设新格局。譬如,浙江省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宁波市落地首批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通过标杆引领、技术赋能、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形成覆盖智能工厂、5G应用、数字孪生的转型体系,既创造大量高质量岗位,又带动配套服务业升级,推动就业从“有岗位”向“好岗位”转变。高质量发展能够不断做大社会财富的“蛋糕”,创造更丰富、更优质的物质产品与民生服务,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和物质保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民生福祉实现全面提升。物质基础的夯实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创造了前提条件。“十五五”时期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广阔空间与有力支撑。“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战略。这既是提升文化福祉的直接体现,又是丰富精神文化供给的关键。繁荣文化事业以公平普惠为核心,通过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农村、欠发达地区倾斜,创新文化惠民工程,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发展文化产业则依托市场驱动,在此基础上积极拥抱数字时代,运用新技术、新媒介创新文化表达,提供多元优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满足差异化文化消费需求。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仅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积累的过程,更是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发展的历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精髓。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的时代创新与中国特色表达。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行不悖,是内在统一、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和价值内核。共同富裕是以人的能力提升、素质进步、价值实现为核心的“全面富裕”,让每个个体都能平等享有发展机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能够激发人的创新创造活力,为社会生产力提升注入持久动能,让人们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更具备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这正是共同富裕从物质积累走向精神充盈的关键支撑,使得共同富裕既有经济厚度,又有人文温度。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和社会条件。共同富裕并非仅指向物质财富的共享和精神财富的获得,更深层的是促进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在物质层面,共同富裕进程中更多的就业机会、更优的收入分配带来的生活保障,让人们无须为基本生存过度消耗精力,有条件投入学习与自我提升;在精神层面,共同富裕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文化资源的均衡配置,能够让不同群体接触优质文化产品、参与精神文化活动,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提供滋养。二者协同发力,方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双向奔赴”。

  回溯往昔,即便受限于农耕生产力与资源条件,中国古人对物质丰足与生活安宁的共富追求从未停歇。而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实引领下,我们不仅圆了全面小康的梦想,更把这份跨越时空的共富追求,绘成“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以物质富足托举生活品质,以精神丰盈点亮人生价值。面向未来,这一追求会伴随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继续生长,让每个人都能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滋养中绽放光彩。

  (作者:代玉启,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网站编辑 - 冉雅榕(实习) 张盼 审核 - 那非丁